1月15日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理论的威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出来;学习的成果,要靠实践成效来检验。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江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五个更加注重”“三个实实在在”贯穿于全过程各方面,深化以学促干、强化大区担当,慎终如始做到高质量发展和主题教育“两手抓、两促进”,切实以主题教育的扎实成效,助推江北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上作示范,加快打造新重庆建设先行区、示范区。
△江北嘴金融党建先行区共建中心及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升级拓展区启用仪式现场 在高质量发展上先行示范,核心是强化“三大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主题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鲜明主题。 二是以“工业倍增”带动实体支撑。锚定构建“22411”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快补链延链,做大做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港城园区、鱼复园区“双核支撑”,深化园区改革和“亩均论英雄”改革,精准服务龙头企业、梯度培育中小企业,生成更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推动江北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三是以“数字经济”拓展应用支撑。立足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渝快办”运营中心“三大中心”,发挥360、懂车帝等头部企业带动作用,高标准运营数字重庆应用开发中心,引育更多数字生态企业,点亮数字经济“满天星”,推动数字产业迈上“千亿台阶”。通过打造“产业大脑”,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嫁接到金融、商贸、先进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加速推进数实融合,不断拓宽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高品质生活上先行示范,重点是突出“三大提升”。高品质生活是新时代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 △北滨路东延伸段一期,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 二是提升城市形象好感度。以打造美丽重庆建设样板区为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精雕细琢“一带双核五片区”,高品质实施北滨路东、西延伸段建设工程,打造国际化滨水城市风貌展示带。突出“两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精心打造江北新城、鱼复新城、五宝国际运动城“三座新城”。按照“三治两升一导入”思路,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更新的大文章,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 △江北区行政服务大厅“办不成事”窗口 三是提升营商环境美誉度。迭代升级“小江都能办”服务平台和“百千万”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全覆盖机制,深化“一窗综办”“一网通办”集成功能,一站式服务全区12万余户市场主体,真正把“做的比说的好、干的比签的好”落到实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升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发布民间投资机会清单,推动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全市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践提档升级。△江北区中医院新城院区效果图
△2023年10月11日,滕宏伟深入大石坝街道天桥社区调研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工作 在高效能治理上先行示范,关键是找准“三大抓手”。高效的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推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最后一米”。 △寸滩街道党建统领基层治理“141”智治体系建设 二是抓好“治”的队伍。做深做实基层治理“3个全覆盖”,深入推进“组网合一”,优化完善《江北区专职网格员管理十条措施》《江北区专职网格员日常任务清单》,引导基层治理中心通过“141”向下生长全覆盖1378个网格,推动网格员与基层党组织深度融合,切实做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三是抓强“智”的赋能。突出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实体运行的先发优势,推动“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实现镇街全覆盖,提高两级中心事件流转效率,上线覆盖全域的三维实景地图,拓展“一表通”试点成效,推出更多“九小场所安全智管”等全市推广的“一件事”应用,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上形成更多“江北首创”。 来源:重庆日报